1、解释: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2、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原诗: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资料图】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7、对愁眠:伴愁眠之意。
8、出自:唐 张继《枫桥夜泊》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
9、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10、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11、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12、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3、主题: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14、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表现了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5、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16、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17、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18、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19、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